9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朱振武教授应邀以“外语学科建设举隅”为题在线分享外语学科建设心得。外国语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参加了本次会议。
朱振武教授首先分析了外语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外语学科应该由“外”转向“内”,由原来注重传播外国语言文化转为人才培养,发出中国声音,并用“三个跨”(学科、学界、地域)、“三个创新”(理论、内容、形式)、“三个意识”(创新、主体、包容)阐释了外语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其次,朱振武教授讲解了MIT的申报要点,通过内外结合(校内导师加校外导师),精品成果、高水平项目和奖项的申报,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最后,朱振武教授归纳了“3P”的学院文化建设方式,即practice,publish,price。
本次活动是朱振武教授为外国语学院量身定制的一场学术交流,完美匹配我院翻译硕士点建设的需求,开阔了教师学术视野。
(撰稿 王桂祥)

朱振武简介: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作家,翻译家;已经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正在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各一项,获得省部级项目及奖项多种;出版著作20部,编著60多种,译著30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等重要报纸上发表时评100多篇;在《上海文学》《江南》《解放日报》等杂志和报纸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多种。
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和《失落的秘府》等丹•布朗系列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中英文著作引起轰动;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00多家主流媒体对他在文学翻译、文学教学和文学文化研究方面的工作做过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