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2024 年 7 月8至9日,外国语学院“访画里乡镇,兴蓝图新篇”乡村振兴实践团抵达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前杨村,开启了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前杨村曾经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传统农业的微薄收入难以支撑村民的生活需求,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庄发展缺乏活力。近年来,前杨村凭借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成功转型为旅游示范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村支书和实践团队成员讲述了前杨村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前杨村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表示:“困难和挑战是一直存在的,但前杨村村民们从未言弃,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我们披荆斩棘,最终成功转型。”

走进前杨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各个种植基地参观学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方式,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为了发展观光旅游业,村里整合土地资源,打造了大规模的花卉种植基地和果蔬采摘园,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品尝到新鲜的水果,亲身体验农事活动的乐趣。


为了帮助前杨村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实践团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指导、辅助村民进行了直播推广活动。在直播中,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前杨村的油桃、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这次直播不仅让同学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为前杨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

为了改善乡村环境卫生状况,实践团成员对前杨村的主要道路、公共场所以及种植基地周边环境进行了清扫。志愿者们手持扫帚等工具,清理了垃圾和杂草,美化了乡村环境。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和感激,同时通过实际行动,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共同维护乡村的美好环境。

中午时分,队员们来到村委食堂,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一项专为老年人服务的政策——村委每周一三五会为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爱心午餐,来到餐厅时已经有许多老人坐在餐桌前等待发放午餐。队员们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的队员负责将一份份精心准备的爱心餐从厨房搬到分发区域,有的队员通过仔细核对领取名单,确保每一份爱心餐都能准确无误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在分发爱心餐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更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为增强老年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技能,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了前杨村的老人们,通过发放传单、面对面交流等方式给前杨村的老年人讲述了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醒老年人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应该主动挂断电话、不透露个人信息等。并通过用手机给老年人演示防范常见的诈骗手段,与老年人交谈了解老年人对诈骗的认识程度,认真听取老年人的疑问和担忧,团队成员通过生动的案例来解疑释惑,提升老年人防范诈骗的能力。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生动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队员们不仅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电商助农、社区英语角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带领学院学子深入乡村,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拓展思政教学“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