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7月19日起,外国语学院“寻味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省德州、淄博、青岛及江苏省徐州市等地,开展“寻味非遗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系列活动,旨在让我院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2024 年 7 月8至9日,外国语学院“访画里乡镇,兴蓝图新篇”乡村振兴实践团抵达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前杨村,开启了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前杨村曾经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传统农业的微薄收入难以支撑村民的生活需求,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庄发展缺乏活力。近年来,前杨村凭借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外院青年学子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备受鼓舞,反响热烈。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苏芯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吹响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冲锋号”,发...
为激励更多师范生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7月26日,外国语学院在线上举办了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经验交流会。大赛中获奖的三位选手向22级、23级英语(师范)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历和心得体会。她们分别从比赛准备、比赛过程、心态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荣获一等奖的选手马舒心同学介绍了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提升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外语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发挥外语资源优势,把中国红色文化对外传播融入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红色印记”追寻团于7月15日赴德州市禹城市革命纪念馆,开展“追寻红色印记,铭记初心使命”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展示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
7月3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2024年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主持。会议集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
开课时间:7月24日(星期三)上午9:00山东沂蒙干部学院庄纪旭教授,围绕山东革命实践铸就沂蒙精神的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作专题讲座。进入方式:
近日,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陈陵娣老师指导的王雅茹同学在山东赛区中获得三等奖。大赛旨在造就专业化、职业化的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人才队伍,主赛为交替传译赛,采用初赛、复赛、决赛三级赛制,交替传译初赛选拔出的优胜者报名参加所在省区举行的复赛,各省交替传译复赛选拔出优胜者晋级决赛。山东赛区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3项,优秀奖37项,我校在同类院校中...
7月17日至21日,第十二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省级决赛在鲁东大学举办,外国语学院四名学生参加了决赛,并在激烈的角逐中斩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的好成绩。其中,龙娜娜老师指导的小学英语抽取组选手马舒心同学获得一等奖第一名,龙老师指导的小学英语推荐组选手郝凯同学获得二等奖,范丽丽老师指导的高中英语推荐组选手厚祥媛同学获得三等奖。龙娜娜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山东省师范类高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当代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7月19日起,外国语学院“寻味非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省德州、淄博、青岛及江苏省徐州市等地开展“寻味非遗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系列活动旨在让我院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